浪涌保护器(SPD, Surge Protective Device)在防止电涌和瞬态过电压对设备损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在选择、安装和使用SPD时,人们常会存在一些误区。以下是SPD的工作原理与常见误区的解析,帮助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应用。 SPD的工作原理 1、核心元件: SPD的核心元件通常是压敏电阻(MOV)、气体放电管(GDT)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(TVS)。 这些元件在正常电压范围内保持高阻
浪涌保护器(SPD, Surge Protective Device)在防止电涌和瞬态过电压对设备损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在选择、安装和使用SPD时,人们常会存在一些误区。以下是SPD的工作原理与常见误区的解析,帮助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应用。
SPD的工作原理
1、核心元件:
SPD的核心元件通常是压敏电阻(MOV)、气体放电管(GDT)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(TVS)。
这些元件在正常电压范围内保持高阻抗,一旦电涌或过电压发生,迅速变为低阻抗状态,将过电压电流引导到地。
2、分流保护:
当电涌或过电压进入电力系统时,SPD通过降低电阻,将电流引导至接地系统,将电压限制在设备能够承受的安全水平。
3、多级保护:
一级保护(
I级 SPD):安装在建筑物主配电板,用于应对直接雷击或高能电涌,承受10/350 µs波形测试。
二级保护(II级 SPD):用于分配电箱,削减一级残压,保护设备免受感应雷和电力波动的影响。
三级保护(III级 SPD):用于设备端口,提供精细保护,确保敏感设备免受残余电涌冲击。
常见误区与真相
1. 误区:所有电涌保护器都一样
真相:SPD根据防护级别、应用场景和电涌容量分为不同类型。
I级 SPD处理高能雷击电流(例如50kA以上)。
II级 SPD削减感应雷或次生电涌。
III级 SPD主要保护精密终端设备。
建议:根据设备敏感度和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SPD。
2. 误区:安装一个SPD就能提供完全保护
真相:单一SPD无法提供全方位保护,需采用多级防护系统。
一级保护应对高能电涌。
二级保护进一步降低电压。
三级保护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。
建议:在主配电箱、分配电箱和设备终端分别安装SPD,形成三级防护系统。
3. 误区:SPD可以永久使用
真相:SPD是消耗型设备,其内部元件(如MOV)会因多次电涌而逐渐老化。雷电频发地区的SPD老化速度更快。
建议:定期检查SPD的状态指示灯或监控功能,发现失效及时更换。
4. 误区:只保护电源线路即可
真相:电涌可以通过电源线、信号线、网络线等多种途径进入设备。
建议:为敏感设备(如监控系统、服务器)同时安装电源SPD和信号SPD,提供全面防护。
5. 误区:接地不重要
真相:SPD的效果高度依赖接地系统。如果接地电阻过高,电涌无法被有效引导,保护功能大幅削弱。
建议:确保接地系统良好,接地电阻应控制在10欧姆以下,并定期检测接地系统。
6. 误区:SPD不需要定期维护
真相:电涌事件可能导致SPD性能下降,定期维护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隐患。
建议:制定维护计划,尤其在雷雨季节前后,检查SPD的状态指示灯或远程监控数据。
7. 误区:越便宜的SPD越划算
真相:低成本SPD可能无法通过国际标准测试,防护能力和寿命有限。
建议:选择通过IEC 61643-11等国际标准认证的高质量产品。
8. 误区:安装位置无关紧要
真相:SPD的安装位置会影响其效果。安装得太远可能导致电涌在设备前传播。
建议:安装SPD时,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,并确保线路间距最短。
9. 误区:SPD适用于所有电压
真相:SPD的工作电压(Uc)需匹配电力系统。例如,220V单相系统的Uc通常为275V,而380V三相系统的Uc则为440V。
建议:根据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选择合适的SPD,避免误触发或保护不足。
10. 误区:电涌仅在雷雨天发生
真相:虽然雷击是电涌的主要来源,但日常设备启动、电网故障也可能引发电涌。
建议:即使在非雷雨季节,也应确保SPD处于良好状态,防范电网内部电涌。
浪涌保护器是现代电气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安全装置,但其使用需要科学规划和正确选择。避免上述误区、结合正确的使用方式,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SPD的防护作用,从而保障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广东安迅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是经国家科技部审核认定的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”。公司拥有自主研发搭建的独立防雷实验室,具备同行业领先的测试能力水平,专注于提供通信、电力、煤矿、石化、安防、新能源、交通、工控等行业的
防雷整体解决方案!
服务电话4008-858-891,欢迎来电咨询!
安迅防雷https://www.ansunspd.com/knowledge/1316.html